流浪生死之間 尋找人生意義
莊益增在《大佛普拉斯》飾演夜班警衛菜脯。台北媒體特映會,他和陳竹昇在西門町,騎著粉紅色autobike,不戴安全帽,招搖過市。他知道,商業手段對影片入市有其必要,對於已經減量的媒體專訪,他配合,但壓抑。真實的莊益增,憤世嫉俗、尖銳峰利,當年導《無米樂》紀錄片,台南菁寮老街爆紅,但老農凋零問題沒解決,政府預算重複發錢,現在全台灣農村變成一模一樣,很不爽!
《大佛普拉斯》拿下2017金馬獎5大獎項,《無米樂》紀錄片拿下2005年台北電影節「百萬首獎」。但莊益增視榮躍為煙火,只有15秒的壽命,比美國藝術家安迪・沃荷名言「每個人都能成名15分鐘」,還要短暫。
形式,不在乎!台大哲學系、師大英語系雙學位,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研究所,1999年起投入紀錄片工作,常年草根蹲點,身形瘦弱、微駝著背,雙色眼鏡、小平頭、小鬍子,皺巴巴的襯衫、T恤、牛仔褲,即便看過《大佛普拉斯》或《無米樂》的觀眾,也未必能馬上認出他。
莊益增,嗜酒如命,把酒當水喝,大學天天喝,自撞電線桿,大學同窗─文化部長鄭麗君常騎著摩托車幫他付酒錢;拍攝104【掌聲】時,隨手三瓶海尼根;演《大佛普拉斯》,是片場唯一例外可以喝酒的人。「飲酒過量,有害健康」,他常年喝,身體小有警訊,也能說戒就戒。戒酒的另個收獲,靈感大爆發。
多數人懼怕死亡,莊益增卻探究死亡,找不到答案,人生虛無如行屍走肉。談這些,他習慣地轉動黑色佛珠,定心定性。人稱他莊導,也稱他莊子,他的FB和妻子(紀錄片導演顏蘭權)聯名「莊子蘭權」,近年專注三大主題:流浪生死、家的妄想、誰在普渡誰。
流浪生死
但願自己像樹葉一樣
安靜死去...
-高雄 燕巢
家的妄想..
-高雄 橋頭
誰在普渡誰
我們普渡 好兄弟
或是 好兄弟
普渡我們?
屏東里港 荖濃溪畔的土庫村
四十年前 是一個極為貧窮 荒蕪的鄉下
當年不為小孩過生日 也沒有所謂的生日蛋糕…
但每年大年初一早上 我都有兩顆水煮鴨蛋
作為我的生日禮物…
我老母幾乎不識字
在父權的農業社會
她的身份是大家無法想像的卑微
雖然 她的家族是很有錢的菸農…
我老母 一輩子最感驕傲的一件事
可以誇口的唯一一件事
就是在大年初一 生下我
畢竟 四百年來 我們庄裡 沒有一個女人
可以在大年初一 生下一個健康的男嬰啊!
我的生日願望 :
1. 今年可以背完 厚厚一本妙法蓮華經
2. 夫人蘭權 少病少痛
3. 我的酒友 身體康泰 我們的酒攤 長長久久…